最新消息

早前,廿多歲的OL jerry發現自己對周遭事物都失去興趣,經常無故感到悶悶不樂,只想將自己困在房中,什麼也不做。男友與家人為此擔心不已,屢勸之下,終於說服她接受精神科醫生診治,發現患上抑鬱症。

像Jerry 般因持續的情緒問題、最終由親友說服求醫,並確診患上抑鬱症的年輕個案數字,近年亦有增加趨勢。當中可能與本港市民整體的壓力指數上升、以至大家對情緒健康愈加關注,出現疑似病徵時較主動求醫有關。

在醫學角度來看,抑鬱症與患者的腦神經導物質失調有關,因為治療模式除包括各類心理及認知行為治療外,藥物療程亦屬當中的重要一環。現時,較常見的抗抑鬱藥物,包括「選擇性血清素調節劑」(SSRIs)及「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」(SNRIs)等,副作用相對舊式藥物,較為輕微。

不過,Jerry在服用藥物一段時間後,發現自己的睡眠質素有下降跡象:過往她都習慣讓鬧鐘在7時響起,但最近幾星期,無論她是幾點上床睡覺,都會在清晨4、5時左右便自然醒來,輾轉反側多時也未能重新入睡。這種「睡不夠又早醒來」的情況持續多時,更新騰的,是在這段時間,她會不自覺地浮現出許多的負面思想,常讓她在床上偷泣不止,情緒自然更差。她曾服用安眠藥協助睡覺,但功效始終有限。

終於,她抵不住了,在約定的覆診時間前,再到診所向醫生述說有關情況。醫生聽了她的情況,向她解釋:部份抑鬱症病人在使用SSRIs及SNRIs等藥物後,對藥物的失眠副作用特別明顯,像Jerry的個案般,其實應儘早通知醫生,及早轉換藥物。

醫生為Jerry處新一類褪黑色素抗類抑鬱藥物,功能是調節腦細胞內的血清素與褪黑色素水平,更正患者失衡的晝夜節奏,改善病情。臨床上,大部份患者在用藥後,除可處理本身的抑鬱症徵狀外,亦可改善睡眠質素。像Jerry用藥後,清晨醒來的問題已逐漸改善,同時因無需再倚懶安眠藥,精神明顯飽滿了,也令她對日後的治療更有信心。

正如剛才提及,本港愈來愈多年青一族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,讀者宜多加留意自己的心理健康,若能及早向醫生求助,可在情緒病情況轉差前,接受適當治療。

18M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