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今年剛踏入30歲的Jason(假名),畢業後在銀行工作,因為工作拚搏,半年前被提升為主管;Jason決定更加努力,不負上司賞識之恩。

只昰,隨著新職位要兼顧的範疇愈來愈多,要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。事事希望做足滿分的Jason,即使每天加理至夜深,堆積如山的文件仍然有增無減;本來鬥志高昂的他,發覺自己逐漸厭倦工作,無論家人和女友如何安慰他,低落的情緒仍好不起來,晚上無法入睡,更覺得自己失去動力。

在女友好言相勸後,他終於下定決心向精神科醫生求診,得出的結果是他患上了抑鬱症。「醫生,我只是想把工作做好,難道追求美也是錯?」沮喪的Jason問道。

在醫生的角度來看,追求完美是一種性格表現,並無對錯之分;可是,若事事也強迫自己做到「零瑕疵」,持續的精神壓力,令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水平失衡,大腦調節情緒的功能受干擾,出現抑鬱病徵。

抑鬱症可按患者所出現的病徵及嚴重程度,分為重度抑鬱、輕度抑鬱及躁狂抑鬱等,患者會像Jason般,出現情緒長期低落、對日常嗜好失去興趣、經常失眠、容易疲倦及失去動力等症狀。

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因及病情嚴重性等,安排不同的治療模式,當中包括心理治療(例如:認知行為治療)和藥物治療等。

抗抑鬱藥物的主要作用,是改善患者不平衡的腦神經傳導物質(Neurotransmitter),當中「選擇性血清素調節劑」(SSRIs)及「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」(SNRIs)都因為其副作用較舊式抗抑鬱藥物相對輕微,而常被使用。不過,部份患者服用這類藥物後,有機會出現性功能障礙及頭痛噁心等副件用,而且患者失眠問題仍然未能改善,可能需要服用安眠藥。

有見及此,現時醫生亦可處方新一類褪黑色素抗類抑鬱藥物,功能是同時調節腦細胞內的血清素與褪黑色素水平,更正患者不單可改善抑鬱症症狀,同時也可改善睡眠質素,康復進度亦更為理想。

19Mar